水落石出的意思

【释义】冬季水位下降,使石头显露出来。形容水枯季节的自然景色。※语或出宋・欧阳修〈醉翁亭记〉。后用“水落石出”比喻事情经过澄清而后真相大白。△“水清石见”

【典源】※宋・欧阳修〈醉翁亭记〉(据《欧阳文忠公集》卷三九引)若夫日出而林霏开,云归而岩穴暝,晦明变化者,山间之朝暮也。野芳[1]发而幽香,佳木秀而繁阴[2],风霜高洁,水清[3]而石出者,山间之四时也。朝而往,暮而归,四时之景不同,而乐亦无穷也。

注解[1]野芳:野花、野生的香草。

[2]繁阴:枝叶茂盛,树荫浓密。

[3]清:一作“涸”,一作“落”。

【典故】醉翁亭位于滁州(今安徽省滁县)城西南瑯琊山两峰之间,为山僧智仙所筑。〈醉翁亭记〉就是欧阳修游赏醉翁亭后所写下的一篇文章,文中描写出山林四季变化的景色:春季有野花幽香,夏季有绿树繁茂而成一片浓荫,秋季风声萧瑟而霜色莹洁,冬季水枯而石头尽露。朝暮之间的景色变化,加以四季的不同景色,使得游赏于醉翁亭中的快乐显得无穷无尽。“水落石出”或许就是从本文摘出的一个成语。因为水位低,本来沉于水底的石头逐一浮露出来,石头犹如原被遮掩的真相,所以这句成语就被用于比喻事情经过澄清而后真相大白。

【书证】01.宋・苏轼〈后赤壁赋〉:“江流有声,断岸千尺。山高月小,水落石出。”02.宋・苏轼〈徐州鹿鸣燕赋诗叙〉:“是日也,天高气清,水落石出,仰观四山之晻暧,俯听二洪之怒号,眷焉顾之,有足乐者。”03.宋・陆游〈谢台谏启〉:“收真才于水落石出之后,坐销浮伪之风;察定理于舟行岸移之时,尽黜谗诬之巧。”04.《老残游记》第一八回:“因为你家这十三条命,是个大大的疑案,必须查个水落石出。”05.《红楼梦》第六一回:“如今这事八下里水落石出了,连前儿太太屋里丢的也有了主儿。”【用法】语义比喻事情经过澄清而后真相大白。

类别用在“真相显露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①事实既已水落石出,谣言当然不攻自破。

②这事别有蹊跷,我非得把它弄个水落石出不可。

③这件奇案,举国轰动,警方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。

④这件无头公案,经过一番调查,事情真相总算水落石出了。

⑤你既然是无辜的,将来事情一旦水落石出,就会还你清白,何必担心?

Top